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应急救援 > 地震救援 >

第一篇 地震救援基础理论《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时间:2021-06-30 | 栏目:地震救援 | 点击:

1.1地震灾害及特点
地震灾害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突发性比较强。地震灾害是瞬时突发性的社会灾害,发生得十分突然,猝不及防。一次地震持续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十秒,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这是其他的自然灾害难以相比的。地震可以在几秒或者几十秒内摧毁一座文明的城市,能与一场核战争相比,汶川地震就相当于几百颗******的破坏能量。事前有时没有明显的预兆,以至来不及逃避,造成大规模的灾难。
地震灾害的第二个特点是破坏性大,成灾广泛。地震波到达地面以后能造成大面积的房屋和工程设施的破坏,若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发生在城市里,国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几次大的地震,造成很多的人员伤亡和损失。
第三个特点是社会影响深远。地震由于突发性强、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它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比其他自然灾害更为广泛、强烈,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它波及面比较广,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些都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第四个特点就是防御难度比较大。与洪水、干旱和台风等气象灾害相比,地震的预测要困难得多,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同时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要减轻地震灾害需要各方面协调与配合,需要全社会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地震灾害的预防比起其他一些自然灾害要困难一些。
第五个特点是地震还产生次生灾害。地震不仅产生严重的直接灾害,而且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次生灾害。有的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直接灾害造成的损害。一般情况下次生或间接灾害是直接经济损害的两倍,大的滑坡就属于次生灾害,还有火灾等等,在次生灾害中不是单一的火灾、水灾、泥石流等,还有滑坡、瘟疫等等,这些都属于次生灾害。
第六个特点是持续时间比较长。这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主震之后的余震往往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地震发生以后,在近期内还会发生一些比较大的,虽然没有主震大,但是这些余震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样影响时间就比较长。另外一个,由于破坏性大,使灾区的恢复和重建的周期比较长,地震造成了房倒屋塌,接下来要进行重建,在这之前还要对建筑物进行鉴别,还能不能住人,或者是将来重建的时候要不要进行一些规划,规划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问题,所以重建周期比较长。
第七个特点是地震灾害具有某种周期性。一般来说地震灾害在同一地点或地区要相隔几十年或者上百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重复地发生,地震灾害对同一地区来讲具有准周期性,就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认为在某处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方,在未来几百年或者一定的周期内还可能再重复发生,这是目前对地震认识的水平。
1.2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并对人畜生命及周围环境产生威胁等等,统称为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部分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火灾、水灾(海啸、水库垮坝等)、传染性疾病(如瘟疫)、毒气泄漏与扩散(含放射性物质)、停产(含文化、教育事业)、生命线工程被破坏(通讯、交通、供水、供电等)、社会动乱(大规模逃亡、抢劫等),
地震灾害包括直接灾害、次生灾害和三次灾害等。地震时造成的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称直接灾害;因建筑物工程设施倒塌而引起的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的威胁称次生灾害。由次生灾害引起的或因抗震防灾体制不健全,人为防灾意识淡薄、指挥系统失灵而造成社会恐慌动乱,使震灾加重称三次灾害。
1.2.1地质灾害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中,如山脉、丘陵、平原、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矿产、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当遭受到自然或人类的严重破坏,并造成地质环境恶化、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的毁损时,称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地震、地面塌陷与地面沉降、地裂缝、沙漠化、水土流失、煤田地下火灾、水体污染。此外,还有盐渍化、浸没、海水倒灌、冲刷、沼泽化、淤积、崩塌、滑坡、泥石流、冻胀、冰融、热害等。由于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1地裂缝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图1-1)。
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地壳活动、水的作用和部分人类活动是导致地面开裂的主要原因。按地裂缝的成因,常将其分为如下几类:
(1)地震裂缝。各种地震引起地面的强烈震动,均可产生这类裂缝。
(2)基底断裂活动裂缝。由于基底断裂的长期蠕动,使岩体或土层逐渐开裂,并显露于地表而成。
(3)隐伏裂隙开启裂缝。发育隐伏裂隙的土体,在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冲刷、浸蚀作用下,裂隙中的物质被水带走,裂隙向上开启、贯通而成。
(4)松散土体浸蚀裂缝。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冲刷、浸蚀、软化和液化作用等,使松散土体中部分颗粒随水流失,土体开裂而成。
(5)黄土湿陷裂缝。因黄土地层受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浸湿,产生沉陷而成。
(6)胀缩裂缝。由于气候的干、湿变化,使膨胀土或淤泥质软土产生胀缩变形发展而成。
(7)地面沉陷裂缝。因各类地面塌陷或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山地下采空引起地面沉降过程中的岩土体开裂而成。
(8)滑坡裂缝。由于斜坡滑动造成地表开裂而成。
 image.png
图1-1地裂缝
    此外,通常还按形成地裂缝的动力原因。即地壳内动力和外动力,将地裂缝分为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和混合成因地裂缝3大类。前述的(1)、(2)类即属构造地裂缝,(4)~(8)类为非构造地裂缝,第(3)类应为混合成因地裂缝。
1.2.1.2喷沙冒水
地震时,由于瞬间突然受到巨大地震力的强烈作用,沙土层中的空隙水来不及排出,空隙压突然升高,致使沙土层突然呈现出液态的物理形状,导致地基承载力大大下降,使地面建筑物在形成的流沙中下沉,产生极大的破坏(图1-2)。一般认为,地震时的喷沙冒水现象,也是埋在地下的沙土层产生液化的结果。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沙土,其性质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致使它的表现具有类似液体的特征,这种现象,人们称之为沙土液化灾害现象。
image.png
图1-2喷沙冒水
地震沙土液化表明,沙土在地震震动下是否产生液化,与土壤类型、状态有密切关系国内外资料给出了现代液化土的某些特性指标界限值,即可液化土平均粒径在0.02~1mm之间;土的不均匀系数不大于10;土的相对密度不大于75%。土的塑性指标不大于10。
根据对我国多个历史地震及现代发生的中等强度以上的地震的野外调整,得出的结论是:
(1) 随地震震级的加大, 发生液化的范围也越大, 如7级地震时液化范围达100km²,当震级为8级时液化范围达200km²。
(2)地震震级小于5级则未发现液化现象。因此沙土液化是强地震的产物。大量事例证明,喷沙冒水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一般都比较浅,很少超过3m。根据有关资料,地下水位深度为3~4m时,喷沙冒水现象就很少了,地下水位超过5m时,未见有喷沙冒水事例。
1.2.1.3崩塌
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图1-3)。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
image.png
图1-3崩塌
陡峻山坡的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者,称为岩崩;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崩。崩塌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山崩限于高山峡谷区内。崩塌体与坡体的分离界面称为崩塌面,崩塌面往往就是倾角很大的界面,如节理、片理、劈理、层面、破碎带等。崩塌体的运动方式为倾倒、崩落。崩塌体碎块在运动过程中滚动或跳跃,最后在坡脚处形成堆积地貌——崩塌倒石锥。崩塌倒石锥结构松散、杂乱、无层理、多孔隙;由于崩塌所产生的气浪作用,使细小颗粒的运动距离更远一些,因而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分选性。
1)崩塌的类型
根据坡地物质组成划分:
(1)崩积物崩塌:山坡上已有的崩塌岩屑和沙土等物质,由于它们的质地很松散,当有雨水浸湿或受地震震动时,可再一次形成崩塌。
(2)表层风化物崩塌:在地下水沿风化层下部的基岩面流动时,引起风化层沿基岩面崩塌。
(3)沉积物崩塌:有些由厚层的冰积物、冲击物或火山碎屑物组成的陡坡,由于结构舒散,形成崩塌。
(4)基岩崩塌:在基岩山体坡面上,常沿节理面、地层面或断层面等发生崩塌。
根据崩塌体的移动形式和速度划分:
(1)散落型崩塌:在节理或断层发育的陡坡,或是软硬岩层相间的陡坡,或是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陡坡,常形成散落型崩塌。
(2)滑动型崩塌:沿某一滑动面发生崩塌,有时崩塌体保持了整体形态,和滑坡很相似,但垂直移动距离往往大于水平移动距离。
(3)流动型崩塌:松散岩屑、砂、黏土,受水浸湿后产生流动崩塌。这种类型的崩塌和泥石流很相似。称为崩塌型泥石流。
2)崩塌的特征
(1)速度快(一般为5~200m/s)。
(2)规模差异大(小于1~108m³)。
(3)崩塌下落后,崩塌体各部分相对位置完全打乱,大小混杂,形成较大石块翻滚较远的倒石堆。
3)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与外界的诱发因素
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
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三个条件,又通称为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
(1)岩土类型: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变质岩及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的碳酸盐岩(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石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结构密实的黄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岩崩,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往往以坠落和剥落为主。
(2)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层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体(山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的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乎平行的陡倾角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的形成。
地形地貌:江、河、湖(岸)、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及各类人工边坡都是有利于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45°的高陡边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
(1)地震: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诱发坡体崩塌,一般烈度大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
(2)融雪、降雨:特别是大暴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
(3)地表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边脚,也能诱发崩塌。
(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冻胀、昼夜温度变化等也会诱发崩塌。
4)崩塌体的识别方法
对于可能发生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特征进行识别。通常可能发生的坡体在宏观上有如下特征:
(1)坡体大于45°、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隙发育或顺坡裂隙或弱带发育,坡体上部已有拉张裂隙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具备了上述特征的坡体,即是可能发生崩塌体,尤其当上部拉张裂隙不断扩展、加宽,速度突增,小型坠落不断发生时,预示着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之中。
1.2.1.4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1)滑坡的种类
根据滑坡体体积,将滑坡分为4个等级:
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10x104m³;
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100)x104m³;
大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0~1000)x104m³;
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滑坡体体积大于1000x104m³.
根据滑坡的滑动速度,将滑坡分为4类:
蠕动型滑坡:人们作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才能发现的滑坡;
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滑坡的活动;
中速滑坡: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
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
2)滑坡的主要组成要素
滑坡体:指滑坡的整个滑动部分,简称滑体;
滑坡壁:指滑坡体后缘与不动的山体脱离后,暴露在外面的形似壁状的分界面;
滑动面:指滑坡体沿下伏不动的岩、土体下滑的分界面,简称滑面;
滑动带:指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滑带;
滑坡床:指滑坡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的岩、土体,简称滑床;
滑坡舌:指滑坡前缘形如舌状的凸出部分,简称滑舌;
滑坡台阶:指滑坡体滑动时,由于各种岩、土体滑动速度差异,在滑坡体表面形成台阶状的错落台阶;
滑坡周界:指滑坡体和周围不动的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
滑坡洼地:指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形成的沟槽或中间低四周高的封闭洼地:
滑坡鼓丘:指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
滑坡裂缝:指滑坡活动时在滑体及其边缘所产生的一系列裂缝。位于滑坡体上(后)部多呈弧形展布者称拉张裂缝;位于滑体中部两侧,滑动体与不滑动体分界处者称剪切裂缝:剪切裂缝两侧又常伴有羽毛状排列的裂缝,称羽状裂缝;滑坡体前部因滑动受阻而隆起形成的张裂缝,称鼓张裂缝;位于滑坡体中前部,尤其在滑舌部位呈放射状展布者,称扇状裂缝。
以上滑坡诸要素只有在发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时具备,并非任一滑坡都具有。
3)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黏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
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
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以及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小于45°,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能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4)滑坡的活动时间规律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温、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大致有如下规律:
(1)同时性。
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的作用后,立即活动。如强烈地震、暴雨、海啸、风暴潮等发生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爆破等,都会有大量的滑坡出现。
(2)滞后性。
有些滑坡发生时间稍晚于诱发作用因素的时间。如降雨、融雪、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之后。这种滞后性规律在降雨诱发型滑坡中表现最为明显,该类滑坡多发生在暴雨、大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之后,滞后时间的长短与滑坡体的岩性、结构及降雨量的大小有关。滑坡体越松散、裂隙越发育、降雨量越大,则滞后时间越短。此外,人工开挖坡脚之面后,堆载及水库蓄、泄水之后发生的滑坡也属于这类。由人为活动因素诱发的滑坡的滞后横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大小及滑坡的原先稳定程度有关。人类活动强度越大、滑坡体的稳定程度越低,则滞后时间越短。
5)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主要与地质因素和气候等因素有关。通常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Ⅶ度的地区,坡度大于25°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断裂带中的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则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3)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
上述地带的叠加区域,就形成了滑坡的密集发育区。如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就是这种典型地区,滑坡发生密度极大,危害非常严重。
6)滑坡的识别方法
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粗略的判断它的稳定性。
已稳定的老滑坡体有以下特征: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崩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现象。
(4)目前的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不稳定的滑坡体常具有下列迹象:
(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很长,坡面高低不平。
(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4)滑坡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
(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1.2.1.5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1)泥石流的类型
一是黏性泥石流,含大量黏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黏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黏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条件。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
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3)泥石流的发生规律
(1)季节性。
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因集中降雨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这两个月的泥石流灾害约占该地区全部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
(2)周期性。
泥石流的发生受暴雨、洪水、地震的影响,而暴雨、洪水、地震总是周期性地出现。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地震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高潮。如云南省东川地区在1966年起进入十几年的强震期,使东川泥石流的发展加剧。仅东川铁路自1970~1981年的11年中就发生泥石流灾害250余次。又如1981年,东川达德线泥石流,成昆铁路利子伊达泥石流、宝成铁路、宝天铁路的泥石流,都是在大周期暴雨的情况下发生的。
1.2.1.6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图1-4)。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image.png
图1-4堰塞湖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灾区形成的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后果严重。伴随次生灾害不断,堰塞湖(海子)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堰塞湖一旦形成威胁,必须事先以人工挖掘、爆破、拦截等方式来引流或疏通湖道,使其汇入主流流域或分散到水库,以免造成洪灾。
1.2.1.7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地壳中的一个裂口或破裂带,而且沿着它相邻的岩体发生了运动。
断层长度变化很大,从几厘米至几百千米不等,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有很大的变化。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图15)。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1m,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image.png
图1-5断层
1)断层的组成
(1)断层面:两侧岩块发生相对位移的断裂面。
(2)断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
(3)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4)上盘和下盘:断层面两侧发生相对位移的岩体,称为断盘。
(5)断距: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移动开的距离。
断层有直立的、水平的,或向任何角度倾斜的。断层面能被磨得很光滑,留下摩擦的条痕称为断层擦痕。断层面两侧岩石可能被压碎成细粒黏土状,称为断层泥;如压碎的岩粒较粗,则称为断层角砾。有时断层邻近的岩层,由于抵抗滑动也会发生褶皱或弯曲。有厚土层的地区断层面通常被覆盖。断层面两侧断块的位移一般根据沉积层或其他标志如矿脉和岩墙来测定(相对于某一平面如海平面的绝对位移一般是测不出的)。
2)断层的种类
根据断层线上原来相邻接的两点在断层运动中的相对运动状况可以将断层分类。
如果它们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走向滑动断层又进一步分为右滑和左滑断层。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断层。这种走向滑动断层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断层,或统称走向断层。
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当断层面倾角小于或等于45°,上盘相对下盘作向上运动时,叫冲断层,而若断层面倾角大于45°,则称逆断层。
两盘相对运动方向介于走向滑动断层和倾向滑动断层之间的,叫斜向滑动断层。
断层两盘之间的相对位移常被叫作断层落差和平错。落差反映垂直位移,而平错反映水平位移。以上所说的断层都有一个共同的运动特点,即在运动中两盘的构造保持着平行。但也可以有这样的断层,相邻两盘块体之间发生了扭动、转动,这样的断层被称为旋转断层或剪状断层。
1.2.1.8褶皱
岩石中面状构造(如层理、劈理或片理等)形成的弯曲。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千米,小者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1)褶皱要素
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用以描述褶皱的形态和产状。包括:
(1)核:褶皱的中心部位。
(2)翼:泛指核部两侧比较平直的部分。
(3)轴迹: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时出露的轴部。
(4)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5)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联成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曲面,轴面与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线称为该面上的轴迹。
(6)脊线:在横剖面上褶皱面的最高点称为脊,同一褶皱面上脊的连线称为脊线。
(7)槽线:褶皱面在剖面上的最低点称槽,同一褶皱面上槽的连线称为槽线。
(8)轴:理想的圆柱状褶皱可以由一条平行其自身移动而描绘出该褶皱面弯曲形态的直线,这一直线称为褶轴。褶轴只是具有表明几何方位意义的线段,圆柱状褶皱的枢纽方向代表了褶轴的方向。非圆柱状褶皱可有枢纽线而没有统一的褶轴,只有把它分解成许多近似圆柱状褶皱的区段,才可分别确定其褶轴、脊线和槽线。
2)褶皱形成机制
褶皱的形成机制与其受力方式、变形环境及岩层的变形行为密切相关。不同的形成机制在不同的条件下起作用,常见的有:
(1)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挤压作用而形成褶皱。一般认为岩层在褶皱前处于初始的水平状态,所以纵弯褶皱作用是地壳受水平挤压的结果。
(2)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近于垂直的力而发生弯曲的作用。由于沉积岩层初始状态是水平的,因此,横弯褶皱作用的外力是垂向的。它可以是由于基底的断块升降引起盖层的弯曲,也可以由于岩层或其他高塑性层的重力上浮的底辟作用引起上覆地层的弯曲,也可由岩浆上涌所引起。匀的剪切而形成褶皱。
(3)剪切褶皱作用:又称滑褶皱作用,是岩层沿一系列与层面交切的密集面发生不均
(4)流褶皱:岩石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成为具高韧性和低黏度的固态物质,呈类似于黏性流体的黏滞性流动而变形,形成形态非常复杂的褶皱。
1.2.1.9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地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图1-6)
 image.png
图1-6海啸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km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不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500~1000km,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650km,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两三百千米到1000多千米。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①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②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③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④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1)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2)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而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数十米。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都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在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m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底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石撞击、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km,可轻松地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km,这种作用产生的海洋表面倾斜如此之细微,以通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1.2.2火灾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一种氧化放热反应,通常伴有光、烟、或火焰。燃烧的
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及着火源。防火的主要措施就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
1.2.2.1火灾分类
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6大类。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1.2.2.2火灾等级
新的火灾等级标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4个等级。
(1)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1.2.2.3火灾自救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地行动,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你的视线.当我们在电影和电视里看到火灾场面时,一切都非常清晰,那是在火场上的浓烟以外拍摄的。当处于火灾现场时,能见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长期居住的房间里也搞不清楚窗户和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持镇静,不能惊慌。
如果被困火灾中,应当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可以利用消防电梯、室内楼梯进行逃生,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因为普通电梯极易断电,没有防火功效,火灾发生时被卡在空中的可能性极大。同时,也可以利用阳台。过道以及建筑物外墙的水管进行逃生。
发生火灾后,会产生浓烟,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走出,在浓烟中采取低姿势爬行。火灾中产生的浓烟由于热空气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浓烟将漂浮在上层,因此在火灾中离地面30cm以下的地方还应该有空气,因此浓烟中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头部尽量贴近地面。
在浓烟中逃生,人体如果防护不当,容易将浓烟吸入人体,导致昏厥或窒息,同时眼睛也会因烟的刺激,导致刺痛而睁不开。此时,可以利用透明塑料袋,透明塑料袋不分大小都可利用,使用大型的塑料袋可将整个头罩住,并提供足量的空气供逃生之用。如果没有大型塑料袋,小的塑料袋也可以,虽然不能完全罩住头部,但也可以遮住口鼻部分,供给逃生需要的空气。使用塑料袋时,一定要充分将其完全张开,但千万别用嘴吹开,因为吹进去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效果适得其反。
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
在火势越来越大,不能立即扑灭,有人被围困的危险情况下,应尽快设法脱险。如果门窗、通道、楼梯已被烟火封住,确实没有可能向外冲时,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如果浓烟太大,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穿过险区。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应保持镇静,设法从别的安全地方转移。可按当时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脱离险区:
(1)可以从别的楼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险区。有些高层楼房设有消防梯,人们应熟悉通向消防梯的通道,着火后可迅速由消防梯的安全门下楼。
(2)住在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如果找不到绳索,可将被褥里儿、床
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绳缓缓爬下。
(3)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先向楼外扔一些被褥作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这样可以缩短距离,更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那就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因距离大,容易造成伤亡。
(4)可以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的房间、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
1.2.3危险品泄漏
危险化学品的大量泄漏,尤其是在常温常压为气态和易挥发的物质,其产生的有毒气体能迅速扩散到生产区域以外的场所,造成人畜中毒、植物枯死等灾害性事故。
1.2.3.1危险品泄漏的一般处置方案
(1)接警。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
(2)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3)人员疏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撤离是指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在有足够的时间向群众报警进行准备的情况下,撤离是最佳保护措施。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他设施内,直至危险过去。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采取此项措施。指挥建筑物内的人,关闭所有门窗,并关闭所有通风、加热、冷却系统。
(4)现场控制。针对不同事故,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1.2.3.2爆炸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爆炸地点。
(2)确定爆炸类型(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3)确定引起爆炸的物质类别(气体、液体、固体)。
(4)所需的爆炸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5)明确爆炸地点的周围环境。
(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7)确定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如火灾、二次爆炸等)。
(8)确定爆炸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再次爆炸控制手段、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9)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企业消防队伍等)。
1.2.3.3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泄漏源的位置。
(2)确定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3)所需的泄漏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4)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环境功能区、人口密度等)。
(5)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7)确定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
(8)实际或估算的泄漏量。
(9)气象信息。
(10)泄漏扩散趋势预测。
(11)明确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
(12)明确泄漏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
(13)确定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14)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消防特勤部队、企业救援队伍、防化兵部队等)。
1.2.3.4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及其引发物质的不同以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护服、防毒手套、防毒靴等;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罩、防酸碱型防护服和空气呼吸器等;同时做好现场毒物的洗消工作(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5)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1.2.3.5群众的安全防护
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组织和指导群众就地取材(如毛巾、湿布、口罩等),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程序(包括疏散组织、指挥机构、疏散范围、疏散方式、疏散路线、疏散人员的照顾等)。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域后,应尽快去除受污染的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
1.3建筑选址
从大量的灾害调查情况分析,地震灾害分布与地震断层以及建设场地地质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
1.3.1地震断层的危害
唐山“7.28”大地震的发震断层是唐山断裂带,极震区出现了一条长8km、总宽约30m的地震裂缝带,在主地震裂缝带通过的地区,地面运动强烈,破坏极其严重。台湾“9.21”大地震的发震断层是车笼埔断层,在该断层上面建造的构造物毫无例外地全被破坏,但离该断层带一段距离,建筑物几乎没有破坏。土耳其“8.17”伊兹米特强烈地震的发震断层是北安纳托利亚断裂带的西段,断层破裂迹线上的建筑几无幸免,因断层破裂、地面破坏所造成倒塌损坏的房屋数量占倒塌损坏房屋总数的一半。
1.3.2建设场地地质条件的差异
从唐山“.8”大地震中铁路破坏调查情况看,即使在VI度区,地下水位浅与地基松物的Ⅲ类场地上,破坏依然很严重,但在市区的极震区XI度区,在Ⅱ类场地上,震害反面较轻。根据丽江“2.3”大地震震害调查情况,灾害分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灾害分布的不均性,地震烈度分布与场地条件密切相关,地下水位埋藏越浅,震害越严重,软土地基地区震害相对较重,震害分布呈现随着第四系沉积厚度的增加而加大的趋势特点。根据土耳“817”伊兹米特强烈地震震害调查情况,地基失效失稳造成建筑物倒坏比较严重,例如处在剧震区的阿达帕扎勒市,坐落在厚软的覆盖层上,一些建筑物建设时未对不均匀地基、软弱地基进行适当处理,在强烈震动作用下,地基严重失效,发生沉陷,房屋倒塌、倾斜沉陷,倒坏率达50%。
1.3.3地震多发国家及地区的经验
地震造成灾害的大小,虽然主要依地震的大小、地质条件和地形、发生时间等自然条件而定,但影响灾害破坏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房屋建筑的结构和材料等方面。相关地震多发国家普遍重视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尤其是活断层的地质构造调查,及时调整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针对重要设防地区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全面增强城市的抗震防灾能力。
1)日本:不断提高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全面提高城市防灾能力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全球约有1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抗震设防。日本地震应对政策的基石一直是不断强化建筑安全标准。1981年,日本制定了《建筑基准法》,规定建筑物必须能够抵御6~7级地震,这一标准全国通用,并没有因为地域的不同而产生区别,建筑基准法提出后,日本建筑整体抗震性大为增强,1996、2000、2005、2006年又连续多次修改了建筑标准法,并推出增补条例,抗震标准一再提高。同时,日本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加以改善,全面提高防灾能力,日本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修建了世界上最大最好的振动台,用于测试模拟建筑物的防震效果,无论钢结构、钢筋水泥结构、木结构都需要反复测试,只有通过测试的,并向相关单位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之后,才可以正常开工。另外,在城市建设规划之时,日本就非常重视防灾避难的设计,抗震性和安全性是日本建设公路、铁路和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重点。
2)美国:严格限制地震危险地区的开发建设行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地震之都”之称,为减轻活断层上大地震的灾害以及断层蠕滑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1972年,加州颁布了《活断层法》。该法首先规定了一些存在地震危险性的“特别调查地带”,对这个地带内有关人员居住的开发计划加以限制;其次对活断层的了解程度按“非常活跃”、“位置准确”、“潜在而且近期活跃”做了规定,并指明在距断层多远范围外方可建设。
3)土耳其:因地制宜制定分区设防标准,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能力
由于有多次强烈地震的经验教训,土耳其十分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和相应标准的制定工作,随着地震资料的积累和科技进步,不断编制和更新全国地震区划图,使全国的抗震设防要求更为科学合理。但是,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仅适合于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对于大城市以及占地面积较大的建设工程,必须针对具体场地做专门细致的地震小区划研究。
 
1.4地震应急处置
1.4.1地震对策
地震对策是人类旨在减轻地震灾害、获取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战略战术。它立于两大基础之上:一个是对于地震本身的运动特征及其所造成的直接破坏的了解,即地震科学;另一个是人与社会对地震灾害的反应,即地震社会学。因此,它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自然科学、心理学各领域,涉及立法机关、政府、科研机构、军队、社会团体、公众等各界。地震对策主要包括如下7方面内容:
(1)地震监测对策。是地震部门为给地震预报提供基本的地震信息而布设测震、前兆观测网络及信息传输系统并使之合理化、高效能所采取的措施。
(2)地震预报对策。是政府和地震部门对地震预报意见的决策及其处理方法。其核心是一次地震预报意见应不应该发布,怎样发布。对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一方面要根据地震预报研究的现状和预报的主要依据对预报可能获得成功的程度作出估计;另一方面必须根据该地区经济、人口、环境条件等对预报发布与否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果作充分估计,在各种利害因素中把握平衡,寻求可能的最佳方案。
(3)工程抗震对策。是对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求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结构性抗震措施。根据“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对新建工程按抗震设防标准进行设计,对已有建筑物中低于抗震设防标准的部分进行加固。其核心问题是合理解决抗震安全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取得投资效益。
(4)社会防灾对策。是政府为使个人、团体、政府各部门在灾害面前采取适当的协调行动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措施。其核心是地震立法,我国正在进行这一项工作。目前的主要做法是编制抗震防灾规划并组织实施。另外,地震保险可使社会分担受灾损失,并在平时储备财力以供灾时使用。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制定灾时行为准则也是使社会协同抗灾的重要方面。
(5)救灾对策。是在强烈地震以后快速对灾区迅速实施救援、控制灾情、防止续发性灾害蔓延的紧急措施,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与损失,这依赖于震前的恰当准备,震时的应变能力以及高效能的组织指挥。
(6)恢复重建对策。是在震后晚期恢复灾区正常经济社会生活、完善城市生命线工程,进而根据基本烈度评定和地震小区划确定重建家园规划的方针、政策的措施。
(7)平息恐慌对策。是在没有发生地震的迹象,而由地震谣言或地震误传引起社会恐慌的情况下,由政府和地震部门进行紧急平息以及平时预防的方针、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及时平息这类事件实际上也就是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
1.4.2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1.4.2.1房屋倒塌
地震中的主要伤亡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引起的,从总体来看,我国在抗震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上做得比较充分。我国发布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等国家标准,对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责任划归、防灾规划均有具体划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当遭受多遇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正常;当遭受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及生命线系统基本正常,重要工矿企业能正常或者很快恢复生产;当遭受罕遇地震时,城市功能不瘫痪,要害系统和生命线工程不遭受严重破坏,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我国地震抗震标准,不同地区的建筑物是不一样的,主要依据国家的抗震设防烈度图,分6~9级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不同地区的建筑物须执行相应地震级别的建筑物抗震标准。“这些标准很多都是强制性的,如烈度在VI度以上的地区,所有的建筑物都必须执行地震抗震设防标准,否则建筑物不予以验收。
1)合理抗震设计从建筑和结构两方面来说
(1)建筑设计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2)结构设计上结构体系应符合:①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②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③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④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⑤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2)日本的抗震设计(案例)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近年来,日本不断加大城市防震减灾的新技术开发,探索城市综合减灾的新思路。不仅如此,日本在建筑抗震、防火等安全性方面的规定复杂而严格。
(1)刚性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在日本许多高层公寓开始销售不久即告罄。一个重要因素是这些高层公寓多半与高层写字楼作了同等水平的抗震设计。一座号称日本最高的公寓,使用了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相同的钢管,确保了抗震强度。这种钢管的直径最大达800mm,厚度达40mm,而且钢管中还注入了比通常混凝土强度高3倍的高强度混凝土,该公寓共使用这种钢管168根,另外,该公寓还使用了刚性结构抗震体。通常高层公寓柔性结构为主流,靠整个建筑来减地震引起的摇动,但在强风刮过来时,楼的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摇动。采取了刚性结构后,摇动大大降低。如遇阪神大地震级别的地震发生时,柔性结构的建筑一般要摇动1m左右,而刚性结构建筑只摇动30cm。
(2)使用橡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在日本东京一座免震结构公寓高达93m,建筑物的外围使用了新研制的高强度积层橡胶,建筑物的中央部分使用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这样,在烈度为VI度的地震发生时,就可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至1/2:一种超高层楼房用抗震装置,使用的是类似橡胶的黏弹性体,该装置可将强风造成的摇动减轻40%,同时也可提高抗震能力。
(3)“局部浮力”的抗震系统。
近日日本开发了一种名为“局部浮力”的抗震系统,即在传统抗震构造基础上借助于水的浮力支撑整个建筑物。据日本媒体报道,普通抗震结构把建筑物的上层结构与地基分离开,以中间加入橡胶夹层和阻尼器的方式支撑建筑物。相比之下,“局部浮力”系统在上层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贮水槽,建筑物受到水的浮力支撑。水的浮力承担建筑物大约一半重量,既减轻了地基的承重负荷,又可以把隔震橡胶小型化,降低支撑构造部分的刚性,从而提高与地基间的绝缘性。地震发生时,由于浮力作用延长了固有振荡周期,即晃动一次所需时间,建筑物晃动的加速度得以降低。6~8层建筑物的固有周期最大可以达到5s以上。因此,在城市海湾沿岸等地层柔软地带也可以获得较好抗震效果。此外,贮水槽内贮存的水在发生火灾时可用于灭火,地震发生后可作为临时生活用水。这一系统成本并不算高。以8层楼医院为例,成本比普通抗震系统高出大约2%。
(4)“滑动体”基础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
独户、古旧建筑独户建筑与高层楼房相比整体重量轻,积层橡胶不起作用。有效的抗震方法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加上球型轴承或滑动体,形成一个滚动式支撑结构,这样可减轻地震造成的摇动。古旧建筑的抗震问题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东京都台东区的国立西洋美术馆补修了抗震处理结构,东京都丰岛区区政厅也实施了补修工程。
(5)严格的法律。
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日本的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这一报告书主要内容是,根据地震的不同强度,计算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
日本法律还规定,只有一级建筑师以上的人才能有资格编制抗震报告书,而且,报告书中的相关计算必须要使用国土交通省认可的专用程序。普通的一个8、9层公寓楼,其抗震报告书动辄厚达两三百页。建筑抗震报告书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工。
1.4.2.2震后疫情
1)寻找水源,检验水质,进行饮用水消毒
强烈地震后,城市自来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供水中断,城乡水井井壁坍塌,井管断裂或错开、淤砂,地表水受粪便、污水以及腐烂尸体严重污染,供水极为困难,有时不得不饮用河水、塘水,沟水和地下道积水、游泳池水以及雨水。能否解决群众供水问题是关系震后能否控制大疫的一个关键问题。解决供水问题首先要找到水源,其次是进行水质检验,确定能否饮用,第三是对不适饮用的水进行洁净,第四是采用合适的供水方式。
(1)寻找水源。根据震前了解的当地水源分布,井通过现场调查,寻找水量充分,水质良好、便于保护的水源。震后一切水源都可能受污染,因此对所有水源都要重新检验,确定可否饮用。选定的水源要加强防护,清除周围50m以内的厕所、粪坑、垃圾堆以及尸体等污染源,建立水源保护制度,设岗哨看管,防止坏人投毒。
(2)对浑浊或不符合饮用卫生标准的水,要先净化后消毒。
浑水澄清法:用明矾,硫酸铝、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作混凝剂,适量加入浑水中,用棍棒搅动,待出现絮状物后静置沉淀,水即澄清。没有上述混凝剂时,可就地取材,把人掌、仙人球、量天尺、木芙蓉、锦葵,马齿苋、刺蓬或榆树、木棉树皮捣烂加入浑水中,也有助凝作用。
饮水消毒法:煮沸消毒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易行。也可用漂白粉等卤素制剂消毒饮用水。按水的污染程度,每升水加1~3mg氯,15~30分钟后即可饮用。为验证氯素消毒效果,加氯30分钟后应做水中剩余氯测定,一般每升水中还剩有0.3mg氯时,才能认为消毒效果可靠。个人饮水每升加净水锭二片或2%碘酒5滴,振摇二分钟,放置10分钟即可饮用。
(3)供水方式:水源距居民点很远时,可用运水车拉水。按每人每日应急用水5~6L计算,一辆运水车每日可供约3000人。用运水车供水时,要设专人负责,将漂白粉加入水箱内进行消毒。降雨时,可用盆、雨布、塑料布等接水,澄清后加漂白粉消毒。贮水可用缸、罐或水泥槽。对洗澡,洗衣用水,可在地上挖坑,里面垫塑料布,留小口加盖贮水。
(4)建立水源卫生保护和饮用水消毒制度。水井要建井台、挖排水沟,由当地、居民中的骨干分子管理周围清洁卫生。取水要用公用水桶。禁止在井旁洗脏物和喂饮牲畜。由防疫人员定时消毒。
(5)积极修复自来水系统和水井,必要时打临时浅水井。
2)搞好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1)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贮存、运输和分发进行卫生监督。救灾食品不得与汽油、杀虫剂、毒鼠剂以及其他毒物一起贮存,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食品仓库和堆放食品的地点要干燥、通风、清洁。发放食品时要派卫生防疫人员把关,对生霉、腐败、浸水和被污染的食品以及膨胀、漏气与严重锈蚀的罐头,禁止发放食用。
(2)对挖掘出的食品进行检验和质量鉴定。对从冷冻库内挖出的肉类食品要经卫生检验队检验,明显腐败变质者深埋,轻度腐败者炼工业油;未腐败者经高温处理可供食用。对砸死的牲畜除经兽医人员检验确定可食者外,一律作深埋处理。
(3)恢复工作的食堂,饭店要有防蝇设备,要保证供应的食品清洁卫生,要创造条件对食具作到用后洗净、消毒。饭菜要烧熟煮烂,现作现吃。严禁出售腐败变质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饮食服务人员身体要健康,至少无传染病。
(4)加强饮食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要求人人不喝未经消毒的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不洁食物。
3)大力杀灭蚊蝇
震后由于厕所、粪池被震坏,下水管道断裂,污水溢出以及大批尸体腐烂,加之卫生防疫管理工作一时瘫痪,可以形成大量蚊蝇孳生地,在短时内繁殖大批蚊蝇,威胁群众安全,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大力杀灭蚊蝇。震后灭蚊蝇的主要方法包括:
(1)飞机喷药杀灭:用飞机进行超低容量喷洒杀虫剂灭虫,具有高效、速效、面广、费用低等优点,是大面积杀灭蚊蝇的理想方法。当飞机高度为20m,速度为44m/s,在无风或微风的气象条件下喷药,每小时喷雾面积为1.4万~1.9万亩。用马拉硫磷、杀螟松、辛硫磷、害虫敌乳剂或原油,每亩喷洒50000mL,杀蚊蝇效果可达90%以上。但飞机喷洒杀虫剂受气象、地面建筑物及植被等条件限制,而且只能喷到地物表面,对室内、倒塌建筑物的空隙以及地下道内的蚊蝇则喷洒不到。同时有大量药物在到达地面前就随风飘逸,起不到杀虫作用。因此,对飞机喷洒不到的地方和气象条件不适用时,必须依靠地面喷洒。
(2)地面喷药杀灭:对面积较大的居民点、坍塌的建筑物、厕所、粪堆、污水坑、垃圾堆以及挖掘、掩埋尸体现场等处进行喷雾,居民简易防震棚内、外都可喷到。对分散的居民点室内和面积较小道路窄狭的地点,以及山坡、滩头等机动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可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静电喷雾器以及小型手提喷雾器。
(3)用烟剂熏杀:对室内、地窖、地下道等空气流动较慢的地方和喷雾器喷洒不到的地方,可用“666”,敌敌畏、敌百虫、西维因、速灭威等烟剂熏杀蚊蝇。也可用野生植物熏杀。
(4)多种杀虫剂混合使用或交叉使用,以防止蚊蝇产生耐药性,降低杀灭效果。
4)做好尸体挖掘、搬运和掩埋中的卫生防护
地震后,曝露散在的人畜尸体很快腐烂,散发尸臭,污染环境,对灾区人民的身心健康是一种严重威胁。处理尸体是抗震救灾的当务之急。为保障处理尸体工作的安全,必须做好卫生防护工作。
(1)尸体的消毒除臭方法:尸体挖埋作业小组要配备消毒人员。消毒人员要紧跟作业人员边挖边喷洒高浓度漂白粉、三合二乳剂或除臭剂。将尸体移开后,对现场要再次喷洒除臭。要将尸体用衣服、被褥包严,装塑料袋内将口扎紧,防止尸臭逸散,并尽快装车运走。要先在运尸车厢板垫一层砂土,或垫塑料布,防止尸液污染车厢。要有计划地选择远离(5km)城镇和水源的地点深埋。在农村,要使用指定的牛车、架子车等。
(2)挖掘、搬运和掩埋尸体作业人员,要合理分组,采取多组轮换作业,防止过度疲劳,缩短接触尸臭时间。
(3)尸体挖埋作业人员要戴防毒口罩,穿工作服,扎橡皮围裙,戴厚橡皮手套,穿高腰胶靴,扎紧裤脚、袖口,防止吸入尸臭中毒和尸液刺激损伤皮肤。
(4)挖埋尸体人员作业完毕,先在距生活区50m左右的消毒站脱下工作服、围裙和胶靴,由消毒人员消毒除臭,把橡皮手套放入消毒缸内浸泡消毒。双手用3%来苏液浸泡消毒,再用酒精棉球擦手,最后用清水肥皂洗净,有条件时淋浴或擦澡。进宿舍后换穿清洁衣服。对运尸车和挖埋尸体工具,要停放在消毒站,由消毒人员用高浓度漂白粉精、三合二乳剂或除臭剂消毒除臭。
(5)要把开水送到作业人员口中,防止污染饮用水和水碗。挖埋作业人员应在特设的临时食堂就餐。
5)搞好临时环境卫生
震后管好粪便是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卫生防疫人员要指导居民选择合适地点,利用就便材料,建应急公共厕所,要求做到坑深(1.5m深)、窄口(0.5m宽)、加盖,四周挖排水沟,外围草帘。建临时垃圾坑及污水坑。要定期喷洒杀虫剂。发动群众建立震区卫生公约,并教育群众自觉遵守。
6)协助居民防暑、防寒炎热夏季要指导居民在防震棚上遮荫,加强棚内空气对流,中午在防震棚周围洒水降温等,预防中暑。严寒冬季要在进出口搭建挡风墙,在防震棚的四壁涂泥,防止透风。棚内要搭安全坚固的取暖设施,防止发生感冒和冻伤。
7)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震区防疫机构要与居委会密切配合,组成疫情报告网,发动群众有病自报互报。各医疗站要开展巡回医疗,走棚串户,以便及早发现传染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1.4.3地震时的安全三角区域
简单地说,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被称作“生命三角”。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物体被挤压得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于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下次,你在电视里观看倒塌的建筑物时,数一数这些形成的“三角”。你会发现到处都有这些三角。在倒塌的建筑物里,这是最常见的形状,几乎到处都有。
当建筑物倒下时,只是简单地“蹲下和掩护”的人都很容易被压死。而那些躲逃到物体,如桌子,或汽车下躲避的人也总是受到了些伤害。猫,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然地蜷缩起身体。地震时,也应该这么做。这是一种安全的本能。而且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就可以做到。靠近一个物体,一个沙发,或一个大件,它仅受到了略微的挤压,但在靠着它旁边的地方留下了一个空间。
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最牢固。木头具有弹性,并且与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动。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砖块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要少得多。
如果晚上发生了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简单地滚下床。在床的周围会形成一个安全的空间。如果地震发生了,而你正在看电视,不能迅速地从门或窗口逃离,那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当大楼倒塌时,很多人在门口死亡了。怎么回事?如果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砸伤。如果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被压在当中,所以,不管怎么样,你都会受到致命伤害!
千万不要走楼梯,楼梯与建筑物摇晃的频率不同(它和建筑物的主体部分分别晃动)。楼梯和大楼的结构物发生不断地碰撞,直到楼梯发生构造问题。人在楼梯上时,会被楼梯的台阶割断,这是很恐怖的!就算楼梯没有倒塌,也要远离楼梯。楼梯就像大楼一样会被损坏。哪怕不是因为地震而倒,还会因为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
当发生地震时,在车内逃生的人会因路边坠落的物体砸伤,其实,他们可以简单地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或躺在车边就可以了。所有被压垮的车辆旁边都有一个80cm高的空间。
1.4.4地震时的自救互救
据统计,唐山大地震,震时被压埋的人数为57万人,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人数达45万人左右。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1.4.4.1自救
它要求被埋压人员有如下条件: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救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与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1.4.4.2互救
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2)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4)外援抢险队伍应当首先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5)救援需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6)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7)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8)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总结有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有人观察到,不少受难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
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
1.4.4.3学校避震
1)学校的防震准备
(1)桌椅摆放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塌倒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震碎伤人。
(2)在老师带领下,让学生熟悉校内和校外环境。如学校的灭火器放在哪里?水源在什么地方?化学实验室、食堂等处有什么危险品?遇到特殊情况向谁报告?附近的医院、门诊部在哪里?附近有没有生产危险品的工厂?教室外面有没有高大建筑物或其他危险物?
2)学校的避震措施
(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厕所储藏室、楼梯间等开间小的地方。
(2)在一楼的老师要瞬时抉择,珍惜12s自救机会。地震发生时,自我救助主要是在P波到达地面后的数秒钟之内的事。当P波到达时,应立即反应是地震发生了。若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给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s自救机会。
(3)正在上课时,学生要在教师指挥下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迅速抱头、闭眼。尽量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尽可能离开外墙和玻璃窗,避开天花板上的悬吊物,如吊灯等。内墙墙角处也可暂避。人员应当分散不要过于集中,最好留出通道。震后应有序地迅速撤离,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楼上教室内的同学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更不要一窝蜂似的挤向楼梯,这样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4)在室内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这等于给自己戴了一个软头盔。
(5)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要迅速远离易爆和易燃及有毒气体储存的地域,避险时要远离高楼、大烟筒、女儿墙、高压线以及峭壁、陡坡,不要在狭窄的巷道中停留。
(6)地震发生后没有总指挥同意不要回到倒塌的教室去,以免余震伤人。
1.4.4.4家庭避震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1.4.4.5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1.4.4.6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1.4.4.7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1)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4)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1.4.5正确面对地震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破坏和毁灭。目前,人类对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地震预报工作极为重视,我国地震工作者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成功地预地震上,积累了富而宝贵的经验。现在全国建有400多个台站,网点2000多个。筑起了一道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的防护网。同时,防震减灾贯彻的是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针,重点抓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和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工作是我们克尽职的天职。一旦地震发展,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会很快实施地震紧急求援工作,全力抢救受的群众,保一方平安。
1.4.5.1地震须知
1)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关火的习惯。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 ”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多人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较安全。
5)在百货公司、剧场等公共场合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乘电梯的话,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6)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8)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9)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10)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1.4.5.2平时安全准备工作
1)自己家的安全对策
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受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基本。
(1)对大衣柜、餐具柜厨、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2)在餐具柜厨、窗户等的玻璃上贴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
(3)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厨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厨、壁棚的门安装合叶加以固定。
(4)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5)为防止散乱在地面的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准备好较厚实的拖鞋。
(6)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
(7)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炉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8)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2)准备紧急备用品
饮用水;②食品、婴儿奶粉;③急救医药品;④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⑤现金、贵重品;⑥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3)从平时起,建立邻里互助的协作体制
发生大地震时,可以预计在广大区域造成巨大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叫随到。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付发生火灾、伤员时的互助协作体制。
从平时起,邻里之间应就一旦有事时互助协作体制进行商谈。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积极参加防灾训练。
1.4.5.3临震应急准备工作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1)备好临震急用物品,地震发生之后,食品、医药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和供应都会受到影响。水塔、水管往往被震坏,造成供水中断。为能度过震后初期的生活难关,临震前社会和家庭都应准备一定数量的食品、水和日用品,以解燃眉之急。
(2)建立临震避难场所,住的问题也是一件大事。房舍被震坏,需要有安身之处;余震不断发生,要有一个躲藏处。这就需要临时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防震棚。各种帐篷都可以利用,农村储粮的小圆仓,也是很好的抗震房。
(3)划定疏散场所,转运危险物品:城市人口密集,人员避震和疏散比较困难,为确保震时人员安全,震前要按街、区分布,就近划定群众避震疏散路线和场所。震前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资及时转运到城外存放。
(4)设置伤员急救中心,在城内抗震能力强的场所,或在城外设置急救中心,备好床位、医疗器械、照明设备和药品等。
(5)暂停公共活动,得到正式临震预报通知后,各种公共场所应暂停活动,观众或顾客要有秩序地撤离;中、小学校可临时在室外上课;车站、码头可在露天候车。
(6)组织人员撤离并转移重要财产如果得到正式临震警报或通知,要迅速而有秩序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撤离房屋。正在治疗的重病号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对少数思想麻痹的人,也要动员到安全区。农村的大牲畜、拖拉机等生产资料,临震前要妥善转移到安全地带,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车辆要开出车库,停在空旷地方,以便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作用。
(7)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市发生地震可能出现严重的次生灾害,特别是化工厂、煤气厂等易发生地震次生灾害的单位,要加强鉴测和管理,设专人昼夜站岗和值班。
(8)确保机要部门的安全城市内各种机要部门和银行较多,地震时要加强安全保卫,防止国有资产损失和机密泄漏。消防队的车辆必须出库,消防人员要整装待发,以便及时扑灭火灾,减少经济损失。
(9)组织抢险队伍,合理安排生产,临震前,各级政府要就地组织好抢险救灾队伍(救人、医疗、灭火、供水、供电、通信等)。必要时,某些工厂应在防震指挥部的统一指令下暂停生产或低负荷运行。
(10)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