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安青泽主办官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应急救援 > 矿山救援 >

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其评估

来源:网络搜集|发布时间:2021-07-05|浏览次数:

第一节、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的情况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除了平时做好事故预防工作,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外,还要落实好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措施,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进行响应。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发生后的迅速扩散性以及波及范围广的特点,这决定了应急响应行动必须迅速、准确、有序和有效。
事故应急响应的基本任务主要有:
(1)控制危险源。及时有效地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事故应急响应的首要任务。只有控制了危险源,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才能及时有效地实施救援行动。特别是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2)抢救受害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事故应急响应的重要任务。在响应行动中,及时、有序、科学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安全转送伤员对挽救受害人的生命、稳定病情、减少伤残率以及减轻受害人的痛苦等具有重要意义。
(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发生后的迅速扩散性以及波及范围广、危害大的特点,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或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积极开展群众自救与互救工作。
(4)清理现场,消除危害后果。对事故造成的对人体、土壤、水源、空气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对事故外溢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清除;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与监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除此以外,事故应急响应过程中还应了解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准确估算事故影响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为开展好事故调查奠定基础。
二、应急响应实施
1.    事故报警
事故报警的及时与准确是能否及时实施应急救援的关键。发生事故的单位,除了积极组织自救外,必须及时将事故向有关部门报告。对于重特大事故,以及不能及时控制的事故,应尽早争取社会救援,以便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
2.    应急响应行动的过程
应急响应行动一般按以下的基本步骤进行。
1)接报
接报指接到执行救援的指示或要求救援的请求报告。接报是救援工作的第一步,对成施救援起到重要的作用。
接报人一般应由总值班担任,接报人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
(2)问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主要毒物、事故性质(毒物外溢、爆炸、燃烧)、危害波及范围和程度、对救援的要求,同时做好电话记录。
(3)按应急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队伍。
(4)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5)保持与应急救援队伍的联系,并视事故发展状况,必要时派出后继梯队予以增援。
2)设点
设点指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选择有利地形(地点)设置现场救援指挥部或救援、急救医疗点。
各救援点的位置选择关系到能否有序地开展救援和保护自身的安全。救援指挥部、救援和医疗急救点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几项因素。
(1)地点:应选在上风向的非污染区域,需注意不要远离事故现场,便于指挥和救援工作的实施。
(2)位置:各救援队伍应尽可能在靠近现场救援指挥部的地方设点并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
(3)路段:应选择交通路口,利于救援人员或转送伤员的车辆通行。
(4)条件:指挥部、救援或急救医疗点,可设在室内或室外,应便于人员行动或伤员的抢救,同时要尽可能利用原有通信、水和电等资源,有利于救援工作的实施。
(5)标志:指挥部、救援或医疗急救点,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方便救援人员和伤员识别。悬挂的旗帜应用轻质面料制作,以便救援人员随时掌握现场风向。
3)报到
报到指各救援队伍进入救援现场后,向现场指挥部报到。其目的是接受任务,了解现场情况,便于统一实施救援工作。
4)救援
进入现场的救援队伍要尽快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
(1)现场救援指挥部:应尽快地开通通信网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行动。
(2)侦检队:应快速鉴定危险源的性质及危害程度,测定出事故的危害区域,提供有关数据。
(3)工程救援队:应尽快控制危险;将伤员救离危险区域;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疏散;做好毒物的洗消工作。
(4)现场急救医疗队:应尽快将伤员就地简易分类,按类别进行急救和做好安全转送。同时应对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并为现场救援指挥部提供医学咨询。
5)撤点
撤点指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离开现场或救援后的临时性转移。在救援行动中应随时注意气象和事故发展的变化,一旦发现所处的区域有危险时,应立即向安全区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保持与救援指挥部和各救援队的联系。救援工作结束后,各救援队撤离现场以前应取得现场救援指挥部的同意。撤离前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注意安全。
6)总结
每一次执行救援任务后都应做好救援小结,总结经验与教训,积累资料,以利再战。
3.    应急响应工作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
1)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应佩戴好防护装置,并随时注意事故的发展变化,做好自身防护。
2)救援人员进入污染区注意事项
进入污染区前,必须戴好防毒面罩和穿好防护服;执行救援任务时,应集体行动,互相照应;带好通信联系工具,随时保持通信联系。
3)工程救援中注意事项
(1)工程救援队在抢险过程中,尽可能地和单位的自救队或技术人员协同作战,以便熟悉现场情况和生产工艺,有利救援工作的实施。
(2)在营救伤员、转移危险物品和化学泄漏物的清消处理中,与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等专业队伍协调行动,互相配合,提高救援的效率。
(3)救援所用的工具具备防爆功能。
4)现场医疗急救中需注意的问题
(1)重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具有突发性、群体性、特殊性和紧迫性,现场医务力量和急救的药品、器材相对不足,应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在保证重点伤员得到有效救治的基础上,兼顾到一般伤员的处理。在急救方法上可对群体性伤员实行简易分类后的急救处理,即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负责对伤员的伤情进行综合评判,按轻、中、重简易分类,对分类后的伤员除了标上醒目的分类识别标志外,在急救措施上按照先重后轻的治疗原则,实行共性处理和个性处理相结合的救治方法;在急救顺序上,应优先处理能够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伤病员。
(2)注意保护伤员的眼睛。
(3)对救治后的伤员实行一人一卡,将处理意见记录在卡上,并别在伤员胸前,以便做好交接,有利伤员的进一步转诊救治。
(4)合理调用救护车辆。在现场医疗急救过程中,常因伤员多而出现车辆不够用的情况,因此,合理调用车辆迅速转送伤员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救护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对危重伤员可以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由监护型救护车护送,而中度伤员实行几人合用一辆车。轻伤员可商调公交车或卡车集体护送。
(5)合理选送医院。伤员转送过程中,实行就近转送医院的原则。但在医院的选配上,应根据伤员的人数和伤情,以及医院医疗特点和救治能力,有针对性地合理调配,特别要注意避免危重伤员的多次转院。
(6)妥善处理好伤员的污染衣物。及时清除伤员身上的污染衣物,还需对清除下来的污染衣物集中妥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7)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现场医疗急救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忙乱的急救现场,更应注意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日后总结和分析积累可靠的数据。
5)组织和指挥群众撤离现场
在组织和指挥群众撤离现场的过程中要注意:
(1)在组织和指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后,再撤离危险区域。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和指导污染区的群众就地取材,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如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袋套在头部,用毛巾或布条扎住颈部,在口、鼻处挖出孔口,用湿毛巾或布料捂住口鼻,同时用雨衣、塑料布、毯子或大衣等物,把暴露的皮肤保护起来免受伤害,并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也可就近进入民防地下工事,关闭防护门,防止事故的伤害。
(2)防止继发伤害。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后,尽快去除污染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
(3)发扬互助互救的精神。发扬群众性的互帮互助和自救互救精神,帮助同伴一起撤离,对做好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控制与安排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由许多环节构成,其中现场控制和安排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应急管理工作中内容最复杂、任务最繁重的部分。现场控制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应急处置的效率与质量。科学合理的现场控制不仅能大大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体现。
一、事故现场控制与安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快速反应原则
无论是火灾、爆炸还是有毒物质泄漏事故都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正常的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而且事故所具有的突发性等特点,决定了在现场处置过程中任何时间上的延误都有可能加大应急处置工作的难度,以至于使事故的损失扩大,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快速反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控制事态、减少损失,以最高的效率与最快的速度救助受害人,并为尽快地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创造条件。
事故发生之后,现场处置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方面要遵循事故处置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事故的性质与所影响的范围灵活掌握、灵活处理。有的事故在爆发的瞬间就已结束,没有继续蔓延的条件,但大多数事故在救援和处置过程中可能还会继续蔓延扩大,如果处置不及时,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引发其他事故。事故现场控制的作用,首先体现在防止事故继续蔓延扩大方面。因此,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进行现场控制。因此,快速反应原则是事故应急处置中的首要原则。
2.    救助原则
事故发生后会产生数量和范围不确定的受害者。受害者的范围不仅包括事故中的直接甚至还包括直接受害人的亲属、朋友以及周围其他利益相关的人员。受害人所需救助往往是多方面的,这不仅体现在生理上,很多时候也体现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例如,火灾、爆炸和恐怖袭击等灾难性事故的现场往往会有大量的伤亡人员(直接受害者),他们会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着双重打击;同时,事故的幸存者和亲历者虽然没有明显的心理创伤,但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心理反应。因此,事故应急处置的部门和人员在进行现场控制的同时应立即展开对受害者的救助,及时抢救护送危重伤员、救援受困群众、妥善安置死亡人员、安抚在精神与心理上受到严重冲击的受害人。
3.    人员疏散原则
在大多数事故应急处置的现场控制与安排中,把处于危险境地的受害者尽快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出现更大伤亡的灾难性后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很多伤亡惨重的事故中,没有及时进行人员安全疏散是造成群死群伤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的事故,或者其他类型的事故,在决定是否疏散人员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有:
(1)是否可能对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要考虑到是否存在潜在危险性。
(2)事故的危害范围是否会扩大或者蔓延。
(3)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4.    保护现场原则
按照一般的程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之后,或在应急处置过程的适当时机,调查工作就需要介入,以分析事故的原因与性质,发现、收集有关的证据,澄清事故的责任者。现场处置工作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要有利于日后对事故的调查。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应急人员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救助伤亡人员,或防止灾难的蔓延扩大上,而忽略了对现场与证据的保护,结果在事后发现其中有犯罪嫌疑需要收集证据时,现场已遭到破坏,给调查工作带来被动。因此,必须在进行现场控制的整个过程中,把保护现场作为工作原则贯彻始终。虽然对事故的应急处置与调查处理是不同的环节与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界限,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
5.    保护应急参与人员安全的原则
美国“9·11”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但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美国“9·11”事件300多名警察与消防人员牺牲,造成牺牲的原因很多,有现场指挥的失误,也有在紧急情况下信息不充分的问题。不过人们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对于警察、消防人员与其他应急机构等经常参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的人员来说,不必要的代价是否值得付出?在“9·11”事件之前,人们在价值观念上推崇那些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不怕流血牺牲的人,在一些事故的应急现场,也会经常听到一些指挥决策人员发出“不惜任何代价要……”(包括应急参与人员的生命)之类的指令,结果造成更大的伤亡和损失。这种理念精神在某种情况之下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但在应急过程中,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与态度,这种精神就可能成为一种盲目的、不负责任的冲动。从理性的角度考虑,在事故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当明确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保证所有人的安全,既包括受害人和潜在的受害人,也包括应急处置的参与人员,而且首先要保证应急参与人员的安全,不能为了执行一个不负责任的命令而牺牲无辜的应急人员的安全。现场的应急指挥人员在指导思想上也应当充分地权衡各种利弊得失,尽可能使现场应急的决策科学化与最优化,避免付出不必要的牺牲和代价。
二、现场控制的基本方法
在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对现场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做出一系列的应急安排,其目的是防止事故的进一步蔓延扩大,使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但由于事故发生的时间、环境和地点不同,因而其现场也有不同的环境与特点,所需要的控制手段及应急资源也不相同。这些差别决定了在不同的事故现场应该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事故现场控制的一般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    警戒线控制法
警戒线控制法是指由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的人员对需要保护的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的事故现场站岗警戒,防止非应急处置人员与其他无关人员随意进出现场,干扰应急处置工作正常进行的特别保护方法。在重特大事故现场或其他相关场所,根据事故的性质、规模、特点等不同情况或需要,应安排公安机关的警察、保安人员或企业事业单位的保卫人员等应急参与人员实施警戒保护。对于范围较大的事故现场,应从其核心现场开始,向外设置多层警戒线。如在重庆开县的井喷事故中,公安机关就设置了三层封锁线。
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应急人员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同时避免外来的未知因素对现场的安全构成威胁;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现场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危及周围无关人员的安全。在警戒线的设置范围上,应坚持宜大不宜小。在实践中,各国普遍的做法是设置两层以上的警戒线。由内向外,由高密度向低密度布置警戒人员。这种警戒线表面上是虚设的,但是,这种虚设的警戒线至少在心理上可以让处置人员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高效地投入救援工作。警戒线的设立也可以使大部分外部人员或围观群众自觉地远离事故现场,从而为应急处置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2.    区域控制法
在有些事故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可能点多面广,需要处置的问题比较多,处置工作必然存在优先安排的顺序问题;也可能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某些局部区域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控制进入现场的人员数量。区域控制建立在现场控制的基础上,即在不破坏现场的前提下,在现场外围对整个事故发生环境进行总体观察,确定重点区域、重点地带、危险区域和危险地带。现场区域控制遵循的原则是:先重点区域,后一般区域;先危险区域,后安全区域;先外围区域,后中心区域。具体实施区域控制时,一般应当在现场专业处置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由事发单位或事发地的公安机关指派专门人员具体实施。
3.    遮盖控制
法遮盖控制法实际上是保护现场与现场证据的一种方法。在事故的处置现场,有些物证的时效性要求往往比较高,天气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取证和检材的真实性;有时由于现场比较复杂,破坏比较严重,再加上应急处置人员不足,不能立即对现场进行勘查、处置,因此需要用其他物品对重要现场、重要物证和重要区域进行遮盖,以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遮盖物一般多采用干净的塑料布、帆布和草席等物品,起到防风、防雨、防日晒以及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触动的作用。应当注意的是,除非万不得已,一般尽量不要使用遮盖控制法,防止遮盖物沾染某些微量物证或检材,影响取证以及后续的化学物理分析结果。
4.    以物围圈控制法
为了维持现场处置的正常秩序,防止现场重要物证被破坏以及危害扩大,可以用其他物体对现场中心地带周围进行围圈。一般来讲,可以使用一些不污染环境、阻燃隔爆的物体。如果现场比较复杂,还可以采用分区域和分地段的方式进行。
5.    定位控制法
有些事故现场由于死伤人员较多,物体变动较大,物证分布范围较广,采取上述几种现场控制方法,可能会给事发地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对现场特定死伤人员、特定物体、特定物证、特定方位和特定建筑等采取定点标注的控制方法,使现场处置有关人员对整体事件现场能够一目了然,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定位控制一般可以根据现场大小和破坏程度等情况,首先按区域和方位对现场进行区域划分,可以有形划分,也可以无形划分,如长条形、矩形、圆形和螺旋形等形式;然后,每一划分区域指派若干现场处置人员,用色彩鲜艳的小旗对死伤人员、重要物体、重要物证和重要痕迹定点标注;最后,根据现场应急处置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展下一步的工作。这也是欧美国家在处置重大事故现场过程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三、现场状态与情境的评估
任何处置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以对现场形势的准确评估为前提,快速反应的原则并不是单纯强调速度快,而是要保证处置工作的高效率。因此,事故的应急处置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如果不了解现场基本情况就盲目进行处置是不可取的,这不仅无法实现防止事态蔓延扩大的目的,而且还会造成应急救援人员的伤亡,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了有效地进行现场控制,应急处置人员的首要职责是获取现场准确的信息,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准确的认识与把握。一旦这些信息反馈给指挥决策部门,就可以帮助它们作出正确的决策。
1.    评估事故的性质
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往往提供的信息不充分(或信息随时发生变化),这决定了在进行应急处置工作时,首先要对面临的现场情况进行评估,而对事故性质的判断又是最重要的,因为不同性质事故的应急处置要求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在对有爆炸发生的事件进行现场控制时,要对现场进行评估:判明这是意外事故,还是人为破坏。如果是人为破坏,就需要在处置时对现场进行仔细地勘查,注意发现和收集证据。在评估中,要注意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所针对的人群和所采取的手段等因素来判明事故性质,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处置工作。
2.    现场潜在危害的监测
多数事故的处置现场可能会存在各种潜在危险,事故会随时二次爆发,造成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导致危害加剧,并对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进行应急处置时,必须对现场潜在的危害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例如,在爆炸事故中,由于现场可能存在未爆炸的危险物质,对这些物质的处置决定了处置工作的最终效果。一般应通过搬运、冷却等方法防止其发生爆炸。对无法搬走的危险物品,除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外,还必须安排有经验的人员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爆炸征兆,应及时通知所有人员撤离。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消防人员在控制现场时,一方面组织人员扑救火灾,另一方面随时监控未发生爆炸的油罐,在长达数十小时的救援中,消防人员四进三退,并通知外围警戒线不断外扩,最终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成功地控制了火势。应急处置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救人,但处置者自身的安全也是必须考虑的。
3.    现场情景与所需的应急资源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而且是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开展的,因此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其中现场情景与应急资源是否匹配,是决定应急处置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急资源不足,可能会造成对现场的控制不力,导致损失扩大;及时组织足够的应急资源、参与现场处置,是保证处置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但动用过多的应急资源,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对现场情景以及处置难度的评估分析,及时合理地采取各种措施,调动相应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参与现场处置,是保证应急处置快速、有效应对的重要保证。在实践中,无论最终需要组织多少应急资源,都应特别强调第出动力量的重要性。有力的第一出动力量可以在处置之初有效控制事态。如果第一出动力量不足,再调集其他力量增援,则可能失去应急的最佳时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其难度和处置所需的处置力量也不尽相同。例如,同样是针对地铁发生的灾难性事件应急处置,1995年发生在东京的沙林毒气袭击事件造成了多人死伤,在处置过程中,防化、洗消、医疗急救等力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破拆和消防力量则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但是在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爆炸事件现场处置中,破拆和消防力量却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评估的意义就在于因时因地因事的不同,通过评估可以调集适当的应急处置力量,达到快速妥善处置的效果。
4.    人员伤亡的情况评估
人员伤亡情况不仅决定着事故的规模与性质,而且也是安排现场救护主要考虑的因素。在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制度中,人员伤亡情况是决定事故报告的时间期限、反应级别的重要指标。当人员伤亡的数量超出地方政府的反应能力时,必须及时请求上一级政府应急资源的支持。应急处置现场对人员伤亡情况的评估包括:确定伤亡人数及种类、伤员主要的伤情、需要采取的措施及需要投入的医疗资源。在事故刚刚发生时,估计人员伤亡的情况一般应以事发时可能在现场的人数作为评估的基准,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分析人员伤亡的大致情况。根据应急管理的适度反应原则,对人员伤亡的情况评估应尽量实事求是。如果估计过重,不仅会造成应急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加重事故对社会心理的冲击,反之,则可能由于报告不及时,反应不足而错失救援的良机。在现场医疗救护中,对于已经死亡的人员,要妥善保存和安置尸体,尽可能收集相关证物和遗物,为善后工作和调查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对于受伤人员首先应将其运送出危险区域,随后立即进行院前急救。依据受害者的伤病情况,按轻伤、中度伤、重伤和死亡进行分类,分别以伤病卡作出标志,置于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他明显部位,这种分类将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在紧急情况下根据需要把有限的医疗资源运用到最需要的人群身上。
5.    经济损失的估计与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
在应急处置初期,对经济损失的估计更侧重于对事故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的估计。处置现场对经济损失的情况评估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各种财产的损失,以及事故可能带来的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例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纽约相关产业造成了一定冲击,据专家估算,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纽约至少损失了46000个就业机会;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连环爆炸袭击事件对当地旅游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但由于经济损失的估算一般需要技术人员和专业知识,现场处置人员一般只对损失进行观察、计数和登记,为日后进行专业估算提供依据。
6.    周围环境与条件的评估
一些事故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依然处于积极运动期,随时可能造成新的危害,而周围环境和条件就是其再次爆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应急处置时必须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和条件对处置工作的影响。对事发现场周围环境与条件的评估包括对空间、气象、处置工作的可用资源及特点的评估。不同类型事故现场对环境特点的把握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火灾的发展蔓延与火场的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但即使同是火灾,房屋建筑物火灾和森林火灾的气象特点的重要性也不相同。同样地,如果空难发生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其蔓延的可能性和处置工作中可利用的资源也不同。一般来说,设置在临海地区或海面上的机场,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向其他区域蔓延的可能性较小,这就是由其特定的现场环境所决定的。
周围环境评估的重要性体现在可以让事故应急处置部门比较清晰地了解处置的具体条件,根据不同的空间、气象等环境条件,合理地配置和使用不同的处置资源,提高处置的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现场应急处置安排
事故的现场处置需要根据类型、特点和规模作出紧急安排。尽管不同的事故所需的安排不同,但大多数事故的现场处置都应包括设置警戒线、应急反应人力资源组织与协调、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集、人员安全疏散、现场交通管制、现场以及相关场所的治安秩序维护,对信息和新闻媒介的现场管理,以及对受害人作出分类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1.    设置警戒线
为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事后的原因调查,几乎所有的处置现场都要设立不同范围的警戒线。在事故的处置中,由于事故的规模比较大,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严重,往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多层警戒线,以满足不同层次处置工作的要求。一般而言,内围警戒线要圈定事故或事件的核心区域,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划定事件发生和产生破坏影响的集中区域,在核心区域内一般只允许医疔救护人员、警察、消防人员、应急专家或专业的应急人员进入,并成立现场控制小组,组织开展各项控制和救助工作。内围警戒线的范围确定要考虑两个因素:现场危险源的威胁范围和与事故原因调查的相关证据散落的范围。现场可能会发生二次灾害,通过内围警戒线的设立,尽量减少处于危险范围中的人员,以降低事件的二次伤害。外围警戒线的划定以满足救援处置工作的需求为主要考虑因素,为保证安全,大量的应急救援工作是在内围警我线之外开展的。在事故的现场,参与处置的人员可能成百上千,来自数十个不同的部门和组织,参与处置的各种车辆、设备也需要安排必要的停放位置和足够的活动空间,因此,外围警戒线是处置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空间,无关人员,包括媒体工作人员一般不应进入此区域。在某些事故的处置中还要设立三层警戒线,即在核心区和处置区之间设置缓冲区,作为二线处置力量的集结区域和现场指挥部所在地。
2.    应急反应人力资源组织与协调
通过对现场情况的初步评估,应根据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随着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已逐渐摆脱了过去盲目反应的局面,大大避免了人力资源组织的混乱。根据应急预案,不同事故由不同的部门牵头负责,并由相关部门予以协调和支持。各个部门在处置中分工协作,具有较为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在事故发生后,由牵头部门组织各部分应急处置人员赶赴现场并开展工作,并在现场的出入通道设置引导和联络人员安排处置后续人员。各应急处置组织的带队领导应组成现场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现场的应急人员与其他应急资源。
在人员集结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模式,但是有一些原则值得遵循。首先,人员集结要方便应急处置工作,核心处置力量和现场急需的专业处置力量要接近现场;其次,人员集结要有序可循,不能造成混乱,人员集结的位置和规模不能对现场内外交通造成堵塞
3.    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集
应急处置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和工具。专用设备、工具与车辆一般由各专业救援队伍提供,对于一些特殊和所需数量较多而现场数量不足的设备、工具与车辆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征募,同时也可以向有关方面请求支援。各专业部门应根据自身应急救援业务的需求,采取平战结合的原则,配备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和器材,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等制度,以保障各种相关事故的抢险和救援。大型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应由政府应急办公室(或类似职能部门)与相关企业签订应急保障服务协议,采取政府资助、合同、委托等方式,每年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设备维护、保养补助费用,紧急情况下市应急办公室可代表当地政府直接调用。专用设备、工具与车辆到达现场后,应按照救援工作的优先次序安排停放位置,对于随时需投人使用的设备、车辆应停放于中心现场,对于其他辅助支援车辆应停放于离现场稍远的指定位置,以免影响现场的车辆设备调度。
4.    人员安全疏散
根据人员疏散原则,在处置现场组织及时有效的人员安全疏散,是避免大量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根据疏散的时间要求、距离远近可将人员安全疏散分为临时紧急疏散和远距离疏散。
1)临时紧急疏散
临时紧急疏散常见于火灾和爆炸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临时紧急疏散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紧急性,如果在短时间内人员无法及时疏散,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但在紧急疏散过程中,决不能一味强调疏散的速度,如果疏散过程中秩序混乱,就可能造成人群的相互拥挤和踩踏、车流的阻塞现象,甚至造成群死群伤。因此,临时紧急疏散必须兼顾疏散的速度和秩序。根据无数组织人员疏散事故的经验与教训,疏散过程的秩序应成为优先考虑的因素。由于人在紧急情况下会出现各种应急心理反应,进而采取不理智的行为,因此在进行临时紧急疏散时必须考虑处于危险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2)远距离疏散
远距离疏散涉及的人员多、疏散距离远、疏散时间长,因此,远距离疏散必须事先进行疏散规划,通过分析危险源的性质和所发生事件的严重程度与危害范围,确定危险区域的范围,并根据区域人口统计数据,确定处于危险状态和需疏散的人员数量。结合危险区域人员的结构与分布情况、可用的疏散时间、可能提供的疏散能力、交通工具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制定科学的疏散规划。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1)疏散人口的统计(包括危害范围扩大之后疏散人口的统计)。
(2)疏散地点的选择。
(3)疏散过程中运输方式的选择。
(4)疏散的出入口与运输路线的确定。
(5)被疏散人员和车辆的集结位置。
(6)疏散过程中对人员的沿途护送问题。
(7)被疏散人员的遗留财产处置问题。
(8)疏散过程所需药物、食品、饮用水的准备。
(9)庇护场所的准备。
(10)宠物的管理。
(11)疏散的优先顺序。
(12)返回的优先顺序。
3)人员疏散与返回的优先顺序
无论是发生何种事故,人员疏散与紧急救助均属于保护性的措施,只要有人员的疏散,特别是在需要全体撤离的情况下,就必须考虑人员疏散与返回的优先顺序。根据国外的经验与研究成果,在全体撤离疏散的情况下,其优先顺序如下:
(1)疏散顺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即将疏散撤离的地区与场所;居民与群众;工作人员中的非关键人员(包括媒体人员);应急关键人员之外的所有人员;全部撤离。
(2)返回顺序。当由事故造成的危险状态结束、对人员的安全威胁解除后,需要安排被疏散的居民或群众返回社区或单位。返回也应当和疏散一样,严格遵循先后顺序:应急处置的参与人员;现场评估人员与由应急人员陪伴的媒体人员;公共设施的维修人员居民、财产的主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无限制出入。
5.    现场交通管制
现场交通管制是确保处置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通过实行交通管制,封闭可能影响现场处置工作的道路,开辟救援专用路线和停车场,禁止无关车辆进入现场,疏导现场围观人群,保证现场的交通快速畅通;根据情况需要和可能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在相关道路上实行应急救援车辆优先通行;组织专业队伍,尽快恢复被毁坏的公路、交通干线、地铁、铁路、空港及有关设施,保障交通路线的畅通。必要时,可向社会进行紧急动员,或征用其他部门的交通设施装备。
6.    现场治安秩序维护
事故发生后,应由当地公安机关负责现场与相关场所治安秩序的维护,为整个应急处置过程提供相关的秩序保障。在公安机关未到达现场之前,负有第一反应职责的社区保安人员、企业事业单位的治安保卫人员,或在社区与单位服务的紧急救助员等应立即在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先期做好现场控制、交通管制、疏散救助群众和维护公共秩序等工作。事故发生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区组织也要积极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自救互救,主动维护秩序,以防止有人利用现场混乱之机,实施抢劫、盗窃的犯罪行为。负责组织维护现场治安秩序的公安机关,应当在现场设置的警戒线周围沿线布置警戒人员,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应在现场周围加强巡逻,预防和制止对现场的各种破坏活动。对肇事者或其他有关的责任人员应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7.    对信息和新闻媒介的现场管理
事故发生后,各种新闻媒介就成为现场处置与社会各方沟通的重要渠道。面对蜂拥而新闻采访人员,既不能听任其在处置现场进行无限制的采访,也不能简单地对其进行封堵。前者会导致对正常处置工作的干扰,甚至破坏现场证据;后者易与媒体形成对立局面,甚至导致谣言的传播。因此,在现场处置中,一定要重视对信息和新闻媒介的管理,通过在警戒线外设立新闻联络点,安排专门的新闻发言人,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处理好与媒介的公共关系,利用和引导媒介实现与社会公众、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良好沟通,以降低事故造成的社会影响。
总之,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需要做出的安排是多方面的,参与应急处置的各个部门、织与人员应在现场指挥协调人员的指挥下,发扬协作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过共同努力,将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环境的破坏和社会心理的冲击减少到最低程度,并积极地为事后的恢复创造条件。
第三节、应急恢复与善后工作
应急恢复是指事故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当应急阶段结束后,从紧急情况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时间、人员、资金和正确的指挥,这时对恢复能力的预先估计将变得很重要。例如已经预先评估的某一易发事故公路段,如果预先制定了恢复计划,就能在短短的数小时之内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应急恢复从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开始。决定恢复时间长短的因素包括:破坏与损失的程度;完成恢复所必需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持;相关法律、法规;其他因素(天气地形、地势等)。
通常情况下,重要的恢复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恢复期间管理、事故调查、现场警戒和安全、安全和应急系统的恢复、员工的救助、法律问题的解决、损失状况评估、保险与索赔、工艺数据的收集以及公共关系等。
一、恢复期间的管理
恢复期间的管理具有独特性和挑战性。由于受到破坏,生产不可能会立即恢复到正常状况。另外,某些重要工作人员的缺乏可能会造成恢复工作进展缓慢。
恢复工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恢复阶段的管理水平,在恢复阶段,需要位能力突出、具有大局观的人员(恢复主管)来负责管理工作。管理层还需要专门组建一个小组或行动队来执行恢复功能。
在恢复开始阶段,接受委派的恢复主管需要暂时放下其正常工作,集中精力进行恢复建设。恢复主管的主要职责包括协调恢复小组的工作,分配任务和确定责任,督察设备检修和测试,检查使用的清洁方法,与内部(企业、法律、保险)组织和外部机构(管理鄙门、媒体、公众)的代表进行交流、联络。恢复主管不可能完成一个重大事故恢复工作的全部内容,因此保证一个完全、成功的恢复工作过程必须组建恢复工作组。工作组的组成要根据事故的大小确定,一般应包括全部或部分的以下人员:工程人员、维修人员、生产人员、采购人员、环境人员、健康和安全人员、人力资源人员、公共关系人员、法律人员。
恢复工作组也可包括来自于工会、承包商和供货商的代表。在预先准备期间企业应确定并培训有关恢复人员,使他们在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迅速发挥作用。如果事前没有确定恢复工作人员,恢复主管首先要分派组员。在企业最高管理层支持下,恢复主管应该保证每个组员在恢复期间投入足够的时间,可让其暂时停止正常工作,直到恢复工作结束。
恢复主管在恢复工作进行期间应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了解工作进展,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恢复主管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确定重要恢复功能的优先性并协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事项
1.    现场警戒和安全
应急救援结束后,由于以下原因可能还需要继续隔离事故现场:
(1)事故区域还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2)事故调查组需要查明事故原因,因此不能破坏和干扰现场证据。
(3)如果伤亡情况严重,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调查。
(4)其他管理部门也可能要进行调查。
(5)保险公司要确定损坏程度。
(6)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检查该区域以确定损坏程度和可抢救的设备。
恢复工作人员应该用鲜艳的彩带或其他设施装置将被隔离的事故现场区域围成警戒区。保安人员应防止无关人员入内。管理层要向保安人员提供授权进入此区域的名单,还要通知保安人员如何应对管理部门的检查。
安全和卫生人员应该确定受破坏区域的污染程度或危险性。如果此区域可能给相关人员带来危险,安全人员要采取一定安全措施,包括发放个人防护设备、通知所有进入人员受破坏区的安全限制等。
2.    员工救助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在完成恢复过程中对员工进行救助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在事故发生时,大部分人员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而无法全力投入工作,部分员工在重特大事故过后还可能需要救助。
对员工援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紧急情况发生后向员工提供充分的医疗救助。
(2)按企业有关规定,对伤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
(3)如果事故影响到员工的住处,应协助员工对个人住处进行恢复。
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损坏情况程度考虑向员工提供现金预付、薪水照常发放、削减工作时间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帮助。
3.    损失状况评估
损失状况评估是恢复工作的另一个功能,主要集中在事故后如何修复的问题上,应尽快进行,但也不能干扰事故调查工作。恢复主管一般委派一个专门小组来执行评估任务组员包括工程、财务、采购和维修人员。只有在完成损坏评估和确定恢复优先顺序后,才可以进行清洁和初步恢复生产等活动。损失评估和初步恢复生产密切相关,因而需要评估小组对这些活动进行监督。而长期的房屋建设和复杂的重建工程则需转交给企业的正常管部门进行管理。
损失评估完成后,评估组应召开会议进行核对。每个需要立即修理或恢复的项目都应该分派专人或专门部门负责,而采购部门则应该尽快办理所有重要的申请。
确定恢复、重建的方式和规模时,通常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确定日程表和造价;雇佣承包人或分派人员实施恢复重建工作;确定计划、图纸和签约标准等。
恢复工作前期,相关人员应确定有关档案资料的存放工作,包括档案的抢救和保存状况、设备的修理情况、动土工程的实施状况、废墟的清理工作等。在整个恢复阶段要经常进行录像,便于将来存档。
4.    工艺数据收集
事故后,生产和技术人员的职责之一是收集所有导致事故以及事故期间的工艺数据,这些数据一般包括:
(1)有关物质的存量。
(2)事故前的工艺状况(温度、压力、流量)。
(3)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观察到的异常情况(噪声、泄漏、天气状况地震等)。
另外,计算机内的记录也必须立刻恢复以免丢失。收集事故工艺数据对于调查事故的原因和预防类似事故发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5.    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主要集中在事故如何发生以及为何发生等方面。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找出操作程序、工作环境或安全管理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避免事故再次发生。一般情况下,需要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应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规定来调查和分析事故。调查小组要在其事故调查报告中详细记录调查结果和建议。
6.    公共关系和联络
在恢复工作过程中,恢复主管还需要与公众或其他风险承担者进行公开对话。这些风险承担者包括地方应急管理官员、邻近企业和公众、其他社区官员、企业员工、企业所有者、顾客以及供应商等。
公开对话的目的是通知他们恢复行动的进展状况。一般情况下,公开对话可采用新闻发布会、电视和电台广播等向公众、员工和其他相关组织介绍情况,也可以组织对企业进行参观视察等。
此外,企业还应该定期向员工和所在社区通报恢复工作的最新进展,其主要目的是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并保证公众所有受损财物都将会得到妥善赔偿。如果事故造成附近居民财物或人身的损害,企业应考虑立即支付修理费用和个人赔偿。
7.    商业关系
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将有关的事故情况及其对他们的影响立即通知顾客和供货商,这样可使事故对顾客和供货商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处理商业关系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目前本企业现有供货量或完成的产品量以及可供调剂的其他企业的供货量或完成的产品量、产品运输的资源、恢复生产的估算时间等。
恢复主管在与企业管理层共同确定这些信息的同时还要制定出减少生产损失的计划恢复主管或企业采购部门的代表应通知供应商把货物发送到其他厂家或及时停止供货。同时,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现有协议,考虑停止接收供货的法律责任。
销售部门应该通知所有顾客事故对他们的影响。如果企业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可能需要临时安排其他厂家向顾客提供产品。在恢复工作进行期间,应定期向顾客和供货商通报恢复进展状况以及预计企业重新投产的时间。
三、应急后评估
应急后评估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为了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能力,对各阶段应急工作进行的总结和评估。
应急后评估可以通过日常的应急演练和培训,或通过对事故应急过程的分析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对预案的统一性、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应急救援过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以及应急流程等进行定期修订。对前一种方式而言,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通过桌面演练、实战模拟演练等不同形式的预案演练,经过评估后解决企业内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等问题,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下面以后评估过程中针对应急预案的评估为例进行说明。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执行情况,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见表8-1,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答案应急预案进行后评估。
image.png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12 | 京ICP备2022001403号-1

Copyright © 2021-2050 zaqzjy.com 中安青泽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